“手臂抬高,笑容保持住!”11月19日,在蜀山区的舞蹈教室里,合肥众禾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倩穿梭于孩子们之间,时而俯身纠正动作,时而用手敲打节拍,洪亮的口令声中满是热情。窗外,几位家长正在商量着下周志愿服务活动的细节。
李倩是一名退役军人,在部队时是一名文艺兵。2007年李倩退役,成为一名舞蹈教师。2013年,她怀着对舞蹈教学的热爱,在家人支持下创办了舞蹈培训班。“能不能尽己所能,帮助孩子们参与一些社会实践。”这个想法成为她公益之路的起点。
从那以后,她开始组织学生走进部队联欢,带着孩子们参与志愿服务。2014年,众禾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李倩解释队名的寓意:“‘众’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禾’是希望小禾苗茁壮成长。”初创团队主要由培训班的家长和学生组成,形成了“小手拉大手”的特色模式。她在11年间成功探索出“文艺+公益”志愿服务新路径,创办的合肥众禾志愿服务队已培育出“田野中的小舞鞋”等6个品牌项目,服务覆盖合肥3个区20多个社区,累计开展文艺活动268场,服务8000余人次。
在李倩的公益记忆中,2017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志愿者,李倩走进甘肃陇南一所仅有5名学生的乡村小学。在简陋的教室里,害羞的孩子们随着舞蹈课的音乐渐渐挺直腰板、眼睛里有了光彩。李倩深深地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这次经历让“文艺+公益”的种子在她心中扎根。
从甘肃回来后,她立即规划面向乡村的公益项目。“田野中的小舞鞋”项目应运而生,目前已将专业舞蹈课送进合肥周边15所乡村学校,累计授课400余节,惠及1000多名乡村儿童,并延伸出集体生日会、心理疏导等暖心服务。李倩表示:“我们要给孩子的,不只是舞蹈技能,还有那份关爱。”
与此同时,她的其他品牌项目也在同步推进。“人人皆可舞蹈”将健康养生舞送到社区,累计服务6000余人次;“文明红领巾”组织青少年参与环境教育、文明餐桌宣传等活动;“热心公益”项目持续11年的节日慰问,组织活动100余场;通过“温情传递”项目构建起困难群体的帮扶网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着整座城市。除此之外,李倩还关注退役军人群体,通过文艺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2019年至今已帮助12名退伍军人成功就业。
志愿服务队队员杜川虹感触颇深:“跟着李倩做了十年,自己成长了不少。”这份公益精神甚至传递到了下一代,杜川虹的两个女儿在班级分享志愿服务经历,带动多名同学加入。如今,志愿服务队已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200多名队员。
李倩表示:“社会是一个大集体,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贡献力量。”展望未来,她的团队计划将文艺专长用到解决社区实际问题中,争做社区合伙人,用艺术搭建公益桥梁,服务温暖更多的人。
·合肥日报-合新闻见习记者 刘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