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聚焦蜀山 > 正文

一秒入冬 “暖经济”热起来

2025-11-18 15:32:39    来源:江淮晨报   

  昨天傍晚六点,蜀山区遇南三·重庆火锅村的店门前已坐满等位的顾客。取号单显示,前方还有193桌在等待。工作人员石佳佳一边招呼着排队等位的客人,一边说:“这几天降温,店里从下午5:30就已经开始排队等位了,一晚平均等位300多桌,周末甚至达到400桌。”

  另一边,等位区的王乐正低头专注地滑动手机屏幕,浏览一款家用智能种植柜。“合肥冬天又冷又阴,家里阳台上空荡荡的,打算买一个,种点生菜和小番茄,给生活添点绿色和生机。”她笑着说。像王乐这样被智能种植设备吸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类产品通过无土栽培技术与光照、温湿度的智能环控,成为许多都市年轻人实现构建温暖“绿色生活场景”的新选择。

  火锅的热气与屏幕里的温暖,看似两条平行线,却在合肥的冬日消费图景中交汇。记者探访发现,当下的“暖经济”正在升温,一方面是温暖身体的传统路径持续火热,另一面则是抚慰情绪的新赛道正在悄然开启。

  暖身消费热起来

  寒意渐起,添置冬装成了市民的当务之急。眼下,各大商场与服装店迎来换季热潮,琳琅满目的保暖衣物闪亮登场,保暖服饰、取暖电器、御寒用品等销售热度攀升,成为当前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据线上某平台的数据显示,近期随着寒潮来袭,毛呢大衣、羊绒衫、皮草等服装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100%。

  在蜀山区万象汇的“another home”服装店,毛女士正在挑选刚上新的新品,店长王丽红表示:“这几天售量最好的是毛衫和皮草,毛衫售量增长了28%,皮草类的业绩也随之增长了同期的31%。”

  随着“暖经济”升温,电暖器、热水壶、小火锅等各式取暖小家电,已迅速占领各大商场超市的显眼位置。商家精心布局,将这些“温暖好物”集中呈现,让消费者可以一站式购物。望江西路京东mall的相关负责人郑辉表示:“今年暖风机、电暖器等取暖设备销量同比增长约35%。”

  最近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转凉,越来越多消费者在寻求“暖身”之外,对“暖胃”有了更高要求。火锅、烧烤、煲类、麻辣烫等“暖食”品类迎来消费旺季。合肥的外卖骑手郑洲感受明显:“天一冷,热饮和麻辣烫这类暖乎乎的订单就多了起来,整体单量增加了10%左右。”

  “情绪过冬”悄然显现

  当传统业态持续火热时,一些新的温暖需求正在合肥悄然显现。

  在海卉花市的“举世无双”宠物店内,店主王冬向记者展示最近热销的宠物过冬“三件套”:宠物恒温箱、宠物电热毯和宠物羽绒服。据了解,宠物恒温箱均价在300元左右,高端系列自带消毒、通风功能的智能恒温箱价格甚至达到了4000多。王冬表示,“现在的主人都把宠物当家人,宁愿自己省点,也要让‘毛孩子’暖和过冬。”

  年轻人的冬日关怀,不仅在于为宠物抵御严寒,更在于呵护自己内心的“情绪过冬”。各类疗愈与解压消费,正成为他们冬日的新选择。

  携程旅游蜀山区万象汇店的孙经理表示:“随着冬季旅游旺季的到来,相关业务量较淡季实现3-4倍的增长。其中,定价在千元的‘定制温泉游’成为年轻游客的冬季新宠。”与偏好省内游的中老年群体不同,年轻人更愿为安吉等地的网红无边泳池,以及深度疗愈体验类型的特色温泉买单。

  Z世代年轻人“多元化”的取暖方式,不仅仅追求身体的温暖,也渴求精神的慰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人员李玥盈表示,新型的“暖经济”远不止是御寒商品,更是一种“情感补偿”。李玥盈分析道:“人们为宠物添置冬装、购买各种服务,本质上是在通过消费构建一种温暖的情感氛围,以抵御现实生活中社会经济与人际关系带来的巨大压力与精神空虚,从中获取更多的积极情绪价值。消费的边界从‘人的需求’扩展到‘关系与场景的构建’,其目的都是为了打造一个具有仪式感,更符合个人情感期待的‘生活氛围’。”

  江淮晨报-合新闻见习记者

  刘雨辰 通讯员 刘亚萍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