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看现在这人行道多清爽!店门口敞亮多了,客人进出也方便。”8月6日上午,在蜀山区琥珀街道长江西路沿线经营手机店的袁先生,看着门前焕然一新的人行道发出感慨。一场人行道“微改造”,正让沿线商户和居民的日常出行与经营环境发生看得见的变化。
袁先生的手机店开在长江西路沿线已有五年。“原先人行道上非机动车停车位较少,附近是学校,早晚接送孩子的、来官亭路打卡的人又很多。尤其到了中午晚上用餐高峰,电动车、自行车‘见缝插针’,有的直接堵在店门口,还有不少歪歪扭扭停在盲道上,别说客人进店了,连走路都得侧着身子。”
袁先生口中的长江西路沿线,因紧邻“网红”打卡地官亭路,常年人流如织,加之周边学校、居民区密集,非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随意停放的车辆不仅让人行道变得“水泄不通”,更让盲道成了“盲区”,沿街商户的经营也深受其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琥珀街道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区市政处、交警蜀山大队等进行会商,对辖区长江西路部分路段的“绿化带”闲置空地进行改造升级试点,将原本利用率低的黄土裸露绿化带降平硬化,科学规划成非机动车停车位,解决了居民停车难与盲道被占用的问题,获得附近居民一致好评。
“与其让绿化带‘闲置’,不如改造成民生‘支点’。”该街道综合执法队负责人介绍,改造工程精准聚焦“空间利用”与“民生需求”的结合点,先对闲置黄土裸露绿化带进行降平硬化铺装处理,再规划出标准非机动车停车位,施划停车线及停车标识,引导居民规范、有序停车。改造过程中,施工单位还特意避开了早晚高峰,采用“分段施工、即改即清”的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商户经营和居民出行的影响。
据统计,改造共释放出350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可满足约500辆非机动车停放。近期,琥珀街道还加大该区域的文明停放宣传力度,引导市民规范停放非机动车,发动商家及物业积极做好门前秩序维护,共同提升沿线环境秩序。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任海怡 通讯员 余多多 韩文静 陈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