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聚焦蜀山 > 正文

“最大的心愿就是照顾好哥哥”

2025-08-08 11:13:27    来源:合肥晚报   

  在合肥蜀山区,李永宏用四十余载光阴书写着兄弟情深。面对自幼残疾的兄长,李永宏先是谢绝了部队的挽留,回家帮助父亲照顾哥哥,之后更是辞职全身心守护哥哥。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让医生都感叹他造就了一个医学奇迹。日前,李永宏被评为最新一期的“蜀山好人”。

  从军营到家园的责任接力

  李永宏出生于1967年,哥哥李永松出生于1966年。李永松1岁时,不幸患上脑膜炎,人生就此转折。患病落下的后遗症让李永松重度残疾,不仅说不了话,生活也完全不能自理。

  父母一直悉心照顾着哥哥,一家人虽然过得辛苦,但依然其乐融融。“父母为了照顾哥哥受了不少苦,他们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李永宏说。

  1985年,李永宏报名参军,在部队表现优异。当时,母亲已经离世,只剩下父亲一人照顾李永松。和父亲详谈后,李永宏婉拒了部队的挽留,毅然选择了退伍回乡,“哥哥需要人照顾,父亲希望我能回来,我就同意了。”

  回到合肥后,李永宏一边上班一边协助父亲照顾哥哥。李永宏成家后,还有了一个女儿,三代人继续生活在一起,相互扶持。随着父亲年纪渐长,李永宏逐渐接过了照顾哥哥的重担,“后来父亲也开始生病,一个人承担着照顾他们两个人的责任。”

  2014年,父亲去世后,李永松能够依靠的亲人只剩下了李永宏。“父亲走的时候再三嘱咐,委托我要把哥哥照顾好。”李永宏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中,没有一点懈怠。

  十年守护创造生命奇迹

  随着年纪增长,李永松先后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帕金森等多种疾病,照顾起来更加困难,李永宏决定辞职,全身心地陪在哥哥身边。

  “我们之间的交流全凭着他的眼神和举动,比如他饭量小了,那肯定是身上不舒服了,就给他测测血压、血糖,或者他突然手、脚开始发抖,那就是发病了,得赶紧送到医院。”由于不会说话,李永松没法用言语表达身上的不适,李永宏就通过各种生活细节来判断哥哥的情况,十几年来,他已经对哥哥的状况了如指掌。

  为了照顾好哥哥,李永宏一日三餐都得精心准备,“他的基础疾病较多,在吃饭上就更要讲究,除了吃饭还要喂药。”

  家里的药快用完了,李永宏就带着哥哥去医院看病拿药。久而久之,医生都认识了他们兄弟俩,不用再挂号直接复诊拿药。一次,在给李永松做核磁共振时,医生被检查结果震惊了,“行医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到过大脑萎缩如此严重的病人,居然可以存活这么久,完全是医学上的奇迹。”

  温情支撑,家庭与社会的双向温暖

  “出门买菜的时间,他可能就因为大小便失禁弄得一身脏,回家得先帮他清洗身子更换衣物。”由于哥哥生活不能自理,又伴随各种疾病,李永宏几乎一刻不能离开哥哥身边,十多年来,李永宏的生活完全围绕着哥哥展开。

  每每想起妻子刘玉青和女儿,他的内心还是免不了觉得亏欠:“如果不是有她们的坚定支持和理解,我根本不可能有精力来照顾哥哥。”李永宏透露,作为一个女婿,他已经十年没有登门看望过岳父岳母,岳父岳母不仅没有抱怨过,还时不时让小舅子来合肥看望他们。

  家庭氛围深深影响了李永宏的女儿,尽管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女儿和女婿经常回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让李永宏多一点休息时间。

  除了来自于家庭的温暖,李永宏也感受了很多来自社会的帮助。蜀山区西园街道汉嘉社区知道了李永松的情况后,主动为他办理了低保,社区志愿者们也不时上门慰问关心。李永宏介绍,蜀山区残联也给予很多关爱,“哥哥被列为定点帮扶对象,让我们有困难就尽管提。”

  获评最新一期“蜀山好人”

  李永宏的事迹在汉嘉社区传开后,邻居们都很钦佩他。面对邻居们的交口称赞,李永宏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只是做好了应该做的事情,“现在出门,小区里的叔叔阿姨碰到我,都竖起大拇指,夸我干得真不错。”

  日前,经过评选和公示,2025年第二次“蜀山好人”评选结果出炉。李永宏被评为孝老爱亲类好人。面对这样一份荣誉,李永宏却保持着低调,“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一直把哥哥照顾好。”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朱汗翔 通讯员 孙雨静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