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今日蜀山 > 今日头条 > 正文

城市“边角料”变共享停车场

2025-06-30 11:02:59    来源:今日蜀山   

  清晨7点,家住彩虹家园的李先生像往常一样,步行5分钟来到长江西路青阳路桥下停车场取车。“这个停车场解决了我们小区的大难题!”李先生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共享停车月卡,“月租金200元,非常亲民,关键是再也不用每天‘抢车位’了。”

  这个由高架桥下闲置空间改造的停车场今年4月投用,正是蜀山区盘活城市"边角料"的生动实践。

  笔者了解到,长江西路与青阳路交叉口周边聚集着彩虹家园、青阳新村等多个住宅小区。随着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夜间“停车难”成为困扰居民的“心病”。区城管局调研发现,长江西路与青阳路交口的高架桥下有约2000平方米空间,处于闲置状态,既影响市容又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初,蜀山区启动桥下空间焕新计划,对该处实施硬化改造、安装智能道闸和监控设备,将这片“城市边角料”转化为配备50个标准化停车位的便民停车场。同时,引入“共享停车”模式,白天优先满足周边商超临时停车需求,夜间则通过共享平台向居民开放。“再也不用绕圈找位置了。”青阳新村居民王女士赞不绝口。

  蜀山区的停车资源盘活不止于此,井岗镇社岗路利用植物园周边闲置空地建设临时停车场;笔架山街道利用商务楼宇夜间空闲车位,推出“楼宇+社区”错时共享方案。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新增5处错时共享停车场,提供泊位420个,引导2处由闲置地块、桥下空间改造的临时公共停车场完成备案手续并对外开放,释放泊位230个。

  “我们建立了‘一地一策’推进机制。”区城管局停车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权属清晰的闲置地块,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模式;对产权复杂的桥下空间,则由属地进行统一整治后纳入公共停车管理体系。所有新建停车场均接入“合肥停车”APP,实现余位查询、无感支付等功能。

  蜀山区还创新建立了三项保障机制:价格方面,共享停车场执行低于周边市场价的政府指导价;安全方面,要求所有停车场运营企业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监管方面,对停车场运行企业的日常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据了解,近期,蜀山区还将利用闲置用地建设3个标准化停车场,分别位于丁香路与东至路交口高架桥下空间、西二环与高塘湖路交口高架桥下空间和荷叶地路与祁门路交口北侧空地。项目总面积10798平方米,硬化停车场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计划建设车位273个。

  从闲置空间到智慧便民的停车场,蜀山区通过精细化治理,有效破解了城市停车难题。

  (卢冰清 张前程 季云冈)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