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获悉,近日,蜀山区联合安徽斯帕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徽斯帕斯”)开展无人机共享机场试点工作,初期计划建设13个无人机共享机场,打造无人机“空中交通管廊”。
构建“空中交通管廊”
城市物流、紧急救援、旅游观光、农业监测……当前,低空已成为人类活动的新领域。
安徽斯帕斯是一家专注于低空经济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的企业,于2024年初落户蜀山经开区。已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依托中国科大、中国凯利集团、“科大硅谷”等技术、人才及资源优势,攻克无人机在航线规划、无人驾驶、集中式调度指挥平台等方面的技术难关。
“现有无人机多为点对点飞行,缺乏统一调度,无管网支撑,我们通过构建‘空中高速公路+共享机场’体系,进一步规范飞行路线,助力政府执法与空域管理。”公司董事长赵小凯介绍,共享机场就像“空中大脑”,拥有低空大模型、AI智能调控、航线自动规划等功能,可控制6000架无人机,能实现航线生成、避障执行、充电反馈、全自动闭环作业、物流配送、城市巡检、应急响应等,让空中交管安全、高效、可持续。
赵小凯补充说,作为“空中交通管廊”的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商,企业可通过覆盖无人机飞行器、无人机场、智能起降坪、飞控系统、算力算法、运维服务与低空培训的全产业链体系,为低空物流、空中交通、低空政务、城市治理等核心场景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完备的产业链,我们计划在蜀山区建设100个点位,分步建设空港机场,在2至3公里半径范围内布局枢纽港,在重点商圈、园区布设临时起降点,未来将逐步扩展应用领域。”赵小凯透露,目前,已在蜀山经开区智能软件园一期建成并试运行首个集散中心空港机场。
打造示范应用场景
据悉,安徽斯帕斯现已与低空产业链头部企业开展合作,同时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区域技术合作和场景应用。其中,与中国凯利集团加强合作,在合肥市布局建设低空经济示范产业园、长三角低空经济研究院等项目,计划在省内布局3条直升机航线,引入低空产业生态企业。
“建成后,企业预计可实现营收超亿元,并逐渐将试点拓展至38个城市,涵盖低空物流、应急救援、智慧农业、文旅开发等领域。”赵小凯说。
低空经济作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蜀山区已启动“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环保”“低空+城市管理”等场景试点,大力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布局建设。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聚焦低空经济关键技术攻关。围绕能源动力革新、飞控系统智能化、轻量化材料创新重点方向,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展联合研发,实现技术突破。
(叶阳春 张迪凡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