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人对城市“停车难”深有体会。停车问题事关民生福祉,考验着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安徽扎实开展“便民停车行动”,基本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盘活存量停车泊位为辅的城市停车资源供给体系,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停车难”问题,努力形成规范有序、安全便利的停车环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边角地“变身”停车场
“自从有了桥下停车场,我们每天回家再也不用‘抢车位’了。”近日,在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立交桥长江西路与青阳路交口桥下停车场,前来取车的市民李先生说,他办理了停车场月卡,价格很亲民,附近不少居民都在这儿停车。
五里墩立交桥长江西路与青阳路交口周边集聚着彩虹家园、青阳新村等多个老旧小区,很长一段时间,“停车难”都是困扰居民们的“心病”。蜀山区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为契机,启动“桥下空间焕新计划”,对该处约20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因地制宜改造升级成便民停车场,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近些年,合肥市充分利用高架桥下、城市边角地等零星地块建设临时公共停车场,增设一批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市内停车难题。今年以来,合肥市建成停车泊位6.4万个、公共停车位1.17万个。
“夔牛天街公共停车场有500多个停车泊位,不仅服务工业博物馆、夔牛天街、文化街区的游客,还兼顾周边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淮北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朱武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该停车场泊位使用效率在90%以上,高峰期基本满位。该停车场于今年7月6日正式运营。建设过程中,淮北市相关部门将原本低效闲置的土地资源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停车设施。
“我们以新建配建停车场为主,盘活存量停车位为辅,道路临时停车为补充,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建,利用新增建设用地、拆违征迁腾退空间和边角地新建停车设施,计划到2025年底,全省累计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83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0万个以上。”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错时共享盘活停车资源
“错时共享停车太好了!以前,我刚下班就着急往家赶,生怕迟点就找不到车位,现在好了,再也不用在小区里‘绕圈圈’了。”日前,家住马鞍山市花山区印象花园的郭先生说,他刚把车停在离家不远的马鞍山市城市管理局内。
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泊位免费对外错时共享是“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近些年,马鞍山市充分挖掘既有停车资源,在确保安全有序运行的前提下,全面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分批分阶段错时共享免费向社会开放部分停车泊位,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公共停车服务,切实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据悉,马鞍山市停车泊位错时共享主要针对本单位附近有停车需求的居民,车型限7座以下(含7座)的小型家用客车,一般情况下,开放时间为工作日的18:30至次日7:30,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的全天。其中,每日22:00至次日6:00原则上不得进出。
芜湖市也在积极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共享停车资源,在工作日夜间、双休日等时间段免费向社会开放,倡议全市商贸企业错时开放停车。
目前,芜湖市开放共享停车场57个、停车泊位1976个,在24个住宅小区探索设置100个“孝心”“暖心”“爱心”车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芜湖市还对主城区9905个泊位实行免费停车。
假期内,黄山市21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的8419个泊位错时免费对外开放,最大限度缓解市民、游客停车难问题。
智慧停车让出行更便捷
“‘芜优停车’平台不仅能实现停车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为公众提供停车缴费、车场包月、无感支付等便民停车服务,还能深度挖掘自身资源,不断升级功能,创新了共享车场、错时包月、商场积分兑换、通停卡等应用场景。”近日,芜湖市城市泊车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冬说。
“芜优停车”是芜湖市城市泊车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研发上线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该平台在满足车主基本停车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大型停车场智慧寻车、医院就诊停车优惠等服务,为群众日常出行提供便利。
自运营以来,“芜优停车”平台已成功接入芜湖市476个公共停车场、167个路内停车点、227个新能源充电网点,总泊位约达27.1万个,注册用户已增至55.8万人,实现停车服务“便民化”、停车管理“全局化”和停车数据资源“共享化”。
智慧停车,不仅为车主提供便利,也让城市更加“聪明”“便捷”。为提升停车智能化管理水平,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马鞍山市城管局牵头实施智慧停车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纳入收费管理路段47条、路内停车泊位4487个。
民生无小事,关键就在一个“实”字。“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停车管理,优化停车服务,积极探索停车场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支持停车场多元经营,在不减少车位的前提下,可允许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车点、便利店等便民设施,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徽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