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缤纷蜀山 > 乐游蜀山 > 正文

【网络中国节•中秋】商圈唱响梨园韵 戏曲声声庆“双节”

2025-10-03 10:00:27    来源:蜀山发布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

  国庆佳节,华灯初上

  位于蜀山区天鹅湖文化商务区的

  万象城一楼中庭

  黄梅戏的悠扬旋律悠然响起

  正在逛街的市民纷纷驻足

  举起手机记录这份惊喜

  这并非一场普通的文艺演出,而是一场由热爱催生的自发行动。原来,蜀山区戏剧家协会主席何永东在观看了“百戏入皖·星耀合肥”名家经典荟萃演出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怀着让戏曲艺术走进现代生活的热忱,他与协会的戏曲爱好者们一拍即合,迅速组织起来。9月29日,他们在区文旅局指导下,先后来到新粮仓文化商业合集、天鹅湖公园市民广场和金大地东西街开展表演,收获如潮好评。举国同庆之日,他们再次出发,走进之心城、万象城、银泰城in77等繁华商圈,以戏传情,以曲致敬。

  票友登台:薪火相传的戏曲情

  身为高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的何永东对黄梅戏的热爱数十年如一日,加入蜀山区戏剧家协会这个大家庭后,他结识了更多戏曲爱好者,他们之中,既有专业演员、教师,也有学生。“我们自发组织,精心打磨,就是希望在国庆佳节,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难忘的戏曲体验。”

  戏曲爱好者表演的京剧《红娘》选段唱得字正腔圆。

  庐剧婉转的唱腔在商场里回荡,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聆听。

  合肥市绿怡小学一年级学生李韵如是当天最小的表演者。身着精致戏服,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她,站在银泰in77 商场中庭,从容唱起黄梅调歌曲《雨打农家竹篱笆》,稚嫩唱腔引得身边观众阵阵掌声。“孩子学戏半年,每天放学都要练半小时唱腔。”说起孙女的戏曲情缘,李韵如的奶奶谢华荣满面笑容。这位有着几十年戏龄的“老戏迷”,从小就让孙女在戏曲声中耳濡目染。“她是听着我唱黄梅戏长大的,对戏曲特别喜爱。”看着舞台上自信表演的孙女,奶奶感慨道,“这次能在举国欢庆的时刻走进商场,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为市民表演,对孩子来说是难得的锻炼,更是莫大的鼓励。”

  “小戏迷”李韵如从容唱起黄梅调歌曲《雨打农家竹篱笆》。

  在之心城室外广场,黄梅戏《小辞店》经典选段《花开花放》的唱腔婉转流淌,协会会员喻怡珩的表演细腻动人,引得往来行人纷纷驻足。这位黄梅戏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出于对传统艺术的由衷热爱,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潜心钻研。让她欣喜的是,如今身边的年轻戏迷日渐增多,“戏曲正在回归年轻人的生活”。除了登台表演,喻怡珩还积极尝试戏曲新编,并走进校园,手把手教孩子们唱响乡音,让黄梅戏这朵艺术之花在更多年轻心灵中绽放。

  戏曲爱好者正在表演黄梅戏《花开花放》。

  在之心城室外广场,一曲庐剧传统唱段悠然响起,引得过往市民游客纷纷驻足。

  与小学员们同演的,还有深耕戏曲多年的协会副秘书长胡菲菲。在万象城,她与何永东合作演绎的黄梅戏《十五的月亮为谁圆》旋律刚起,便有观众轻声吟唱。胡菲菲欣慰地说,“观众的热情是对我们最高的认可,只要大家爱听,我们就愿意多走进公园、小区,相信通过‘百戏入皖·星耀合肥 ’的平台,将有越来越多戏曲爱好者和我们一样深受鼓舞,投身到戏曲文化传播中来。”

  观众喝彩:商圈里的文化邂逅

  “没想到逛街还能听大戏,这国庆过得太特别了!”在之心城购物的市民王学敏,被庐剧《商林游春》的旋律留住脚步,站在人群前排轻轻打着拍子。年近六旬的王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对庐剧有着特殊感情。“小时候,为了看一场庐剧,要走很远的路。现在看戏越来越方便,‘百戏入皖·星耀合肥’带来很多名家名段,让优质戏曲离我们越来越近,非常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演员们倾情演绎经典剧目,观众们驻足流连感受节日的温馨与戏曲的魅力。

  外地游客同样被这场戏曲演出吸引。来自河南的刘先生格外激动:“前几天,我在安徽百戏城刚看过豫剧演出,今天在商场里又偶遇戏曲,真是过足了戏瘾!”他一边录制视频一边说,“我要把这份惊喜分享给家人,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合肥浓厚的戏曲氛围。”

  “95后”市民李欣然看完《花开花放》后惊喜地表示:“我完全被吸引住了!演员的唱腔细腻动人,一举一动都像在讲故事,把角色的灵气全演活了。”

  戏曲出圈:破壁融合向“新”而行

  “这次将戏曲演到街头巷尾、繁华商圈,是深化‘艺术为民、文化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何永东表示,通过在市民尤其是年轻人聚集的场所开展演出,旨在让这门古老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游客驻足欣赏、亲近了解,在城市烟火气中播撒戏曲的种子,滋养城市文化生态。”

  戏曲爱好者们的演出精神饱满、字正腔圆。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的盛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合肥传统戏曲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蓬勃的时代活力。”何永东深受鼓舞地表示,“我们协会将把这类活动常态化、系列化地办下去,为继承和传播戏曲文化作出贡献。”

  当前,蜀山区正以“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系列活动为契机,积极招募“票根经济合作伙伴”,推动戏曲艺术从舞台演出向“吃住行游购娱”多元消费场景延伸,构建“观演在蜀山、消费在蜀山、留恋在蜀山”的文商旅融合新模式,既让戏曲文化真正惠及群众,也激活区域消费潜力,实现社会效益与市场活力的双赢共进。

  来源 | 熊俊焜 刘亚萍 詹伟伟

  审核 | 朱琛琛 责编 | 吴亚晓岳 编辑 | 张静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