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蜀网品牌 > 一个人一个家 > 正文

庐州土陶丰富蜀山区乡村振兴内涵,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土陶”传承人李宏亮——

十年·一个人一个家|十年后他在大岭南轻抚乡愁

编辑日期: 2022-09-15 11:12:07    来源:蜀山区融媒体中心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记者手记

  2013年,原肥西县小庙镇整建制划入蜀山区管辖,蜀山区随之启动了以小庙镇城建区为核心的西部新城建设。

  时光荏苒,“合肥之源”讲述着乡村振兴的故事,新农村华丽蜕变,这方巨变中的土地,处处升腾着收获与希望。

  而在过去,这里几乎是个“空心村”,大多数村民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谋生。

  近年来,蜀山区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以“农的本质、村的风貌、人的参与、居的变化”为内在要求,依托生态、文化、科技等资源优势,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牵引创新创业,精心打造18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在小岭南、大岭南建成马拉松博物馆、曹操河遗址公园、麦香村等一批重点项目,让历史遗迹重新焕发活力,让自然风光吸引更多市民,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绿色发展道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的路子走对了,村民们的获得感就会越来越强。

  村民们以土地或资金入股,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现如今,渔女“上岸”变“管家”、村民变成“技术员”,大家开起了小超市、办起了农家乐、做起了民宿来,房租、地租、就近务工、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收入让村民的“钱袋子”渐渐地鼓起来了。据统计,2021年小岭南累计接待游客40万余人次,实现营业额1200余万元。今年春节,马岗村蜀源原种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举行分红大会,社员们拿到了第三次分红。

  乡宿餐饮、种植加工、农业观光、科创研学以及乡村马拉松、骑行、毅行等产业振兴的带动,村民的生活欣欣向荣,昔日的“空心村”也变得热闹非凡。

  十年前,李宏亮大概不会想到有一天真正回归乡村。

  来到蜀山区大岭南,他几乎告别了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正如传统朴素的院落风格——低矮的栅栏、整洁利落的庭院、青砖白缝的房屋,生活也变成“应时创作、闲时赏花”一般简单。

  “人们常常问我,为什么会扎根在这里。事实上,这源于刻在骨子里的乡愁,可以说是经历过喧嚣之后的内心所向。”省级非遗项目“庐州土陶”传承人李宏亮,曾经走过千山万水的他,两年前在这里打造他的“土陶乐园”。

  他以泥土重塑另一种可能

  大学时,李宏亮选择了实用美术专业,期间学习了陶瓷制作方面的简单课程,毕业后从事舞台美术创作。

  “大学时,我对纯艺术有着一股狂热,对艺术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这些都为创作生涯作了铺垫。”在李宏亮看来,30多年前走上陶艺之路,与泥土结下不解之缘,是他人生最重要的转折。

  “喜茶爱陶,受父辈影响,何其有幸,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李宏亮早早接触到了泥土的魅力,一“玩”便是深爱。“从前为了照顾家庭,花费了很多心血。女儿长大后,长期住在国外。夫人退休了,现在陪我一起住在大岭南,生活美好,有风有树有自在。”

  2019年以后,李宏亮将原处于蜀山区文化馆的工作室搬到了大岭南,并索性住在马岗村,从此将身体和心灵都安置在庐州土陶博物馆。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走进这座农家小院,寄情乡村魅力。

  在小岭南、大岭南,除了庐州土陶博物馆,马拉松博物馆、曹操河遗址公园、麦香村等一批重点项目在青山绿水间相互辉映。从2018年起,蜀山区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对大、小岭南按照“修旧如旧,留住乡愁”原则,打造具有江淮地区特色的村落。小庙镇依托生态、文化、科技等资源优势,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为突破口,精心打造蜀山?将军岭乡村振兴示范区,特有的乡土味道吸引人们来此休闲放松。

  “泥土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泥土。”从大地取出泥土,将之塑造不同的风格,放至窑炉中,最后制成陶瓷,可谓浴火重生。李宏亮享受着这样的过程,仿佛每一次都是新的淬炼都是一次痛快淋漓的高歌。六百多个日夜,一千多把壶,见证了他和大、小岭南这片土地难舍难分与水乳交融。

  自从来到这里,荷花尤其成为他创作的“心头好”。他在古朴的小院中打造了一方荷花池。微风中,荷叶身姿曼妙,粉红的荷花点缀其中,细细观察,雅致又不失趣味。在新的创作灵感中,李宏亮创作出众多荷花主题的作品。

  “与其说我喜欢散步,不如说我喜欢大、小岭南每一处的荷塘。”在大岭南潜心创作的日日夜夜,李宏亮相信,岭南乡村的安静古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支撑他勇敢探寻人生的多种可能。

  他与真实的自己达成和解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乡村的一切都与美好有关。事实上,打碎美好的往往不是魔法,而是流动在生活里的“泥沙俱下”。

  “说起来觉得不好意思,蚊虫叮咬让人各种不习惯。”生活在农村,虫子最正常不过了。初来乍到,困扰李宏亮的不是创作,而是游荡的蚊虫。不仅如此,学习种菜竟是必要的技能。

  《世说新语》里,张季鹰在秋风起时思念故乡的吃食,继而辞官回家。敢于胡乱受不了江南湿冷的冬日,出去不到两年,愤而辍学回了昆明。

  “就像淘米一般,美好是淘出来的,不在远方,就在脚下。”不似古书里的张季鹰,纵然对自己的选择有过短暂的怀疑,李宏亮也没有想过打退堂鼓,仍为乡村风土人情所沉醉。

  “有一天,出门时发现一袋新鲜的蔬菜直愣愣地挂在大门口,后来知道那是好心邻居送的。”李宏亮触摸到了乡邻之间的温暖,后来还从邻居那里学会了如何种菜。比如什么时节适合种什么菜,什么样的温度适合种植和育苗,都有讲究。

  现在,李宏亮和夫人一起种了一片园地。眼下,辣椒和西红柿的枝干上挂上了绿的红的果实,连成一片片风景,让院落更添烟火气息。

  自打2020年,小岭南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后,这里发生了新变化。路宽了、水清了,一栋栋年久失修的危房“修旧如旧”,院落内外的光景日复一日地焕新。大家纷纷开起小超市、办起农家乐、做起民宿来,房租、地租、就近务工、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收入让农民的“钱袋子”渐渐地鼓起来了,村民们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这里的生活越来越‘精致’,给我机会沉心创作、打磨、抚摸每一把壶。”这些变化影响了李宏亮和他的技艺,一并融入乡村生活。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土陶丰富了蜀山区乡村振兴的内涵。扎根美丽乡村,发展庐州土陶技艺,让传统艺术带动岭南文化旅游发展,让非遗文化成为推进文化深层次融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这是李宏亮一直身体力行的方向,也是蜀山区文化工作重点。

  如今,蜀山区部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陆续走进李宏亮的陶坊,近距离地接触土陶文化,感受乡村发展。“文化传承是一件大事,做好‘传’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承’更需要政府、手艺人和社会大众共同努力。”扎根大岭南,创作之余,李宏亮着力打造李氏土陶传习基地,组织校园传习活动,为更好地培育庐州土陶传承人打好基础。

  不疾不徐地做一件长久的事

  如果说陶土曾将李宏亮和人生追求联系起来,乡村则让他更具备一位匠人不疾不徐地做事精神,延展了一份关于手作人的想象。

  “人生很短,让有限的时间做内心愉快的事情,希望用泥巴诠释我对传统文化美的认知。”因为热爱,土陶的创造和传习常常让李宏亮内心丰盈。

  “这里生活中的点滴都温柔可爱,值得被收藏起来。”乡村的一切都很慢,李宏亮在这里找到了乐趣,那便是用更多时间放逐对陶的情结,“煮水泡茶的间隙工作一二,拍照看书聊天,坐看云起云落,心情愉悦。”

  不过,他也有了一些改变,更加追求让每件作品不止于欣赏层面,发挥其实用价值。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工作室,在“野佬陶坊”,形状色泽不同的陶壶、陶碗赋予整个空间质朴而淡然的气质。考虑到人们需求不同,每个艺术品都被制成大中小三件。正中间的桌子上,摆放着制陶工具,琳琅满目。走进这处位于大岭南的“陶坞”,心情似乎一下子就平静下来。

  “我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能在触摸找到更深层次的连结。”来到大岭南后,李宏亮创新技艺,制成的将军壶正是取自将军岭。高耸圆硕的壶肩配以古代将军头盔一般的壶盖,即形象又实用。

  艺术家是做什么的,应该产出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李宏亮从前一直思考。只不过这两年,乡村创作生活自然而然地给出了答案。从农村来,到农村去。“终日只伺无用事,轻煮岁月慢煮茶。”李宏亮静静的用双手去制造出自己的心仪。

  “文化艺术创作要有亲和力,还要让习以为常的手工活儿让人重新审视,重新感受到乐趣。那么如何做到呢?我想首先要慢下来。”李宏亮拿起一只将军壶说,“拿制陶来说,选料、制坯、施釉、烧制,每个环节都凝结智慧与心血。跟人性一样,泥巴有泥性,你永远不知道烧制的时候会发生哪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像陶土经过揉捏烧制,拥有“重塑人生”的机会,李宏亮一头扎进岭南文化中心,并以此为家,潜心打造与陶土有关的“桃花源”,一个个与泥土有关的艺术品,赋予美丽的大小岭南以艺术想象,也为庐州土陶的传承留下柔情时光印记。

  (詹伟伟 陈三虎 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王姗 庄道龙)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