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安粮国际广场当保安4年了,公司不打招呼说裁减人就裁减人,我现在要求公司给我一个说法。像我这种没签订劳动合同的,能否获得经济补偿及补缴社会保险?程序该怎么走?”面对居民李大哥的担忧和不解,稻香村街道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律师为其厘清法律关系,告知他依法维权的步骤及方法。
这是稻香村街道法援工作站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它的良好运行,已然成为辖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的首选地。该法援工作站以值班律师、街道及社区联络员为基础设立法援小分队、法援帮帮团,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及时指派值班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构建营商环境安全网
“真心感谢律师服务团来回协调帮忙,为我公司挽回了十六万元的经济损失。”西湖国际广场B座某电子服务有限公司陈某如此感慨。今年5月份,该公司负责人来到街道法援工作站,反映外地某单位欠该公司货款160000元一直未付清,是否可以委托工作站帮忙追讨。
法援工作站受案后积极与律师事务所对接会商,律师建议可以尝试寄送律师函方式,言明利害关系,剖析法律后果,阐释社会信用影响程度。最终,160000元货款一分不少就被转入该电子公司账户上。
近年来,南七街道法援工作站持续加大优质法律资源供给,统筹协同、组合优化“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服务经济·律动企业”等相关活动开展,深入辖区中小微企业开展送法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法治需求及法治保障等,以司法行政之力,全力营造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
实现为民服务面对面
稻香村街道健全完善“总对总、一对一”法援对接机制体制。同时,通过街所联勤、街院联动、部门联治等机制创新,汇聚激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治组织、社会力量等多元力量,打造法援共同体。
据了解,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牵头负责,成立由22家企事业单位、9名个人会员组成的稻香村街道涉访涉法涉诉法律援助“帮帮团”,合力对涉访涉法涉诉致贫群体在物资供给、生产经营、就业帮扶、政策指引、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多元式一体化救助帮扶,最大限度传递法治温度和为民情怀。
摹画基层治理新“枫景”
“今天听了陆律师的介绍讲解后,让我知道了如何去收集证据材料,如何把握纠纷事实的关联性有效性,便于顺利地进行诉讼。”7月26日上午,稻香村街道合作化南路社区法援工作联络点,来访群众张某在聆听了陆律师一番精心点拨后连声致谢。
日前,在司法所协调下,街道5个社区与相关律所结对共建,创新成立社区法律援助工作联络点,深入推进“一社区一律师”工程,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增添不竭活力。
据了解,联络点主要工作内容是为社区及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宣传、法律建议、代书代诉等一站式一揽子服务。根据服务承诺,社区法律援助“蹲点”律师每周必须有2人、2天以上下沉到对应社区“巡诊问诊”,走访帮扶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每月定时开展2次法治讲座培训,服务热线24小时开通。
截至目前,稻香村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已安排律师值班300余次,成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件,为受援人挽回或争取经济利益高达190余万元,为辖区群众打造出有高度、有温度、一体化、“兜底式”的法律援助便民惠民利民服务金字品牌。
(夏菁 孙凯箭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