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全景蜀山 > 正文

龙河路社区一小区90岁以上老人有83位

编辑日期: 2023-10-30 10:50:41    来源:今日蜀山   

  10月19日下午,到了社区工作人员黄燕约好的上门探访时候,吴有英坐在家门口等着。一见面她就握住了黄燕的手,聊了起来,思维清晰,谈兴颇浓,头发乌黑。而一周前,她刚过完100周岁生日。

  在龙河路社区的安徽大学家属区,像吴有英这样的高龄老人有很多。黄燕在龙河路社区工作了十多年,一直负责民政工作,和老人们都相熟。据统计,在该家属区80至89岁的老人407人。90岁以上的老人则有83位,其中90至99岁的老人77人,百岁老人6人。

  每天中午都要喝点白酒

  吴有英退休前,在安徽大学的澡堂里收澡票。“以前在老家,干过不少农活,身体素质好。”吴有英由70岁的女儿杜绍芝陪伴,“去年11月份在楼梯上踩空,摔了一跤。此前根本不要人陪,一个人住,天天出门锻炼。”

  生活有规律,饮食也有规律,老人平时喜欢吃素,爱吃馒头。“爱喝酒,以前每天中午一杯白酒,摔跤后的这一年也喝,只是少了一点。”杜绍芝说,家人还为母亲配了药酒,“白酒之外,还喝了20年的药酒。”

  “我有记忆以来,没有感冒过,在去年以前没去过医院。”去年摔跤后,医生检查后告诉家人,身体各项指标都没问题,也不需要住院。“大腿骨裂,没有手术,回家躺着养了3个月,好了。”杜绍芝也觉得母亲很了不起。

  洗衣做饭晒被子,吴有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现在腿不方便,拄着拐还非要洗衣服。”面对倔脾气的老母亲,杜绍芝也没办法。即使现在腿不太灵活,老人还坚持在走道里锻炼,做关节操等。

  儿子退休时间全部用来陪妈妈

  王勇今年68岁,也算是一名“小老人”了,享受了两三年的退休生活,101岁的母亲张秀荣忽然重病住院,他就将家里交给了妻子。母亲出院后,他每天晚上7点过来陪着,“主要是怕她一个人在家摔跤。”第二天早上起来,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

  参考母亲的爱好,制定了精细的食谱,早餐一般是一个鸡蛋加12个小元宵,或者是鸡蛋加4个小包子,另有牛奶玉米;午餐是两个卷饼,荤素搭配,有碳水、蛋白质。“老人家喜欢吃红烧肉,就每两周做一次红烧肉。”

  母亲血糖不稳定,又爱吃甜食,王勇每周帮母亲测一次血糖,“如果哪天连吃了两片西瓜,那就当天再测一次血糖。”水果常年不断,最爱的梨子每天都有,其他水果换着来。

  令王勇惊讶的是,母亲每晚在入睡前还要举哑铃。“主要是想练练臂力,5斤的哑铃。”老人说,练起来不算吃力,现在她还能拎起一瓶水,“自己能做点事,给孩子减轻一点负担。”

  一位年近七旬,一位年逾百岁,母子二人将家里布置时尚温馨。王勇的爱人每周来帮婆婆洗澡、剪指甲。

  曾畅想过的恣意的退休时光,全部用来陪母亲,王勇也不觉有遗憾。“母亲为孩子付出了所有,我所做的都是应该的。”

  这个生活区的长寿老人真不少

  在安徽大学家属区,像吴有英、张秀荣这样的高龄老人还真不少。

  龙河路社区位于合肥市老城区,社区内小区较少,人口也不算多,目前常住人口4870多人,辖区内60岁以上居民占总辖区人口17%以上,是典型的老年型社区。

  黄燕表示,“8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在更新增加,90岁以上的也不少,100岁的也快有10位了。”

  杜绍芝在安徽大学的家属区长大,她发现这些老人都爱锻炼,”不一定是专业的健身,但都保持运动状态。”

  黄燕和每位老人都很熟,经常上门探访,她说这些高龄老人性格都很好,健谈、开朗,对外界信息保持兴趣,包括一些养生知识。

  为了做好养老服务,龙河路社区整合了卫生服务资源,常年开展便民医疗服务活动;社区老年学校已开设太极拳等教学班,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作为一个老年型社区,该社区组成“60后”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引导60岁以上老人参与关爱活动,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时阳 仲名山 孙雨静)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