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区人社局获悉,截至目前,蜀山区实现新增就业3.82万人,三公里已成为实现居民家门口就业的幸福半径。
近年来,蜀山区把服务社区居民就业、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作为最大的就业民生工程,建设推广“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帮助劳动者实现多渠道就近就地就业。
“欢迎光临,有什么可以帮您?”近日,在五里墩街道辖区中国电信营业厅里,工作人员张璟正忙着向顾客推荐通信套餐。通过扫码注册“社区快聘”APP和企业负责人线上面试,张璟不到一周就顺利在家门口入职。
据介绍,蜀山区有110万常住人口,以前辖区居民在家门口找工作主要靠口口相传,周边商户的招聘海报也散落在街头巷尾,社区工作人员即使常态化扫街入户摸排就业岗位,个个练成了“铁脚板”,也难以有效满足居民的就业需求。
“我们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建设模式,以全区11个镇街开发区的500余个居民小区为点,深度参与开发智慧就业平台,通过大数据对求职意向、岗位任职要求、常住地址的精准匹配,居民在手机上就能遍览家门口的工作岗位,提高了对接成功率,实现‘三公里’就业圈全区覆盖。”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蜀山区正在深挖完善智慧就业平台服务潜力,从全职用工向新业态用工、兼职用工等全就业形态拓展,动态更新政策解读信息,打通与邮储创业贷、合肥信易贷等平台的数据共享,实现求职到就业,再到政策享受的“一站式”无缝服务。
数据显示,目前,蜀山区智慧就业平台访问量已达2156万次,15万名群众和1.47万家企业汇聚平台求职招工,汇集岗位10.3万余个,累计成功对接就业12787人。
为画好“三公里”就业圈,蜀山区推行“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打造“就在蜀山”品牌。
“我们集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退役军人服务月等活动498场,累计参会企业10528家,提供53490个就业岗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5367人。”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失业人员,蜀山区结合企业职工双向需求,以需定培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同时,结合“2+N”招聘活动、三公里智慧就业平台,推动学员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以技能培训带动就业。目前,已组织完成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3134人,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271人,面向进城务工劳动者和在岗农民工开展农民工培训2669人。
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以“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
(孙世洋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