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蜀山区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坚持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立足学前教育“增量、创优、普惠”三项工程,通过扩大资源供给、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师资建设、提高保教质量等多项举措,促进全区学前教育规范、均衡、优质发展。
覆盖全区的学前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色彩斑斓的教学楼、舒适安全的操场、各种户外游乐设施……在蜀山区,越来越多如儿童乐园般的新建幼儿园拔地而起,低收费、高质量的幼儿园也越来越多。
据悉,2010年,蜀山区有幼儿园65所,仅有2所公办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3%。面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学位紧张、城区地少等难题,蜀山区加大投入,进一步优化辖区园所布局,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到2018年,蜀山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运行有序、高质量发展、符合区情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啃下了“入园难、入园贵”的硬骨头。
“从一组数字就能看出蜀山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蜀山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2010年公办园不过2所,截至2018年9月,各级各类幼儿园12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3所,民办幼儿园92所。”
2017年,蜀山区出台了《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移交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加快推进幼儿园建设。
两年建成幼儿园14所
净增4000多个学位
灿烂的笑脸、欢乐的歌声,走进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分园——振兴路幼儿园,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座闲置用房。该幼儿园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园内环境优美,并配有一流的教学设备。为了让附近的孩子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蜀山区利用闲置房舍建起了中海原山幼儿园的分园。 “振兴路幼儿园的建立,及时解决了我们这一带居民的入园需求。我女儿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正好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家住华邦蜀山里的王女士说。
近两年来,蜀山区累计投入近3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所,新增班级132个,净增幼儿园学位4000多个。其中,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幼儿园6所,2018年建成幼儿园8所并陆续投入使用。
据介绍,下一步蜀山区还将加快新建小区配套公办园建设,序时推进新开工项目进展;盘活利用闲置校舍、公共场所等闲置资源,改扩建成公办幼儿园。“主要在人口集中、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蜀山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蜀山区将建成投入使用公办幼儿园30余所,届时将顺利完成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5%的目标任务。
设立专项奖补资金
在家门口就能上普惠园
2016年,蜀山区快乐宝贝幼儿园被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降到了1700元/学期。该园的一位家长感慨道:“孩子读幼儿园两年多,没想到保教费不升反降,一年省了几千块钱,真是实惠了我们老百姓!”其实,保教费不升反降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对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补助政策。
据介绍,近3年来,蜀山区对普惠性幼儿园奖补资金近四千万元,每年都可惠及上万家庭。下一步,蜀山区还将进一步提高普惠性民办园数量,扩大普惠资源比例。“我们将继续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申报普惠性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据了解,蜀山区将积极鼓励、扶持公建民营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优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於新东 弋云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