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今日蜀山 > 今日头条 > 正文

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实验区落户蜀山

为中部地区第一家,将为蜀山区校园科技创新提供多项支持

编辑日期: 2022-09-14 02:35:13    来源:今日蜀山   

10月18日,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发展中心专题研讨会暨合肥市蜀山区第二届校园科普论坛,在合肥市第五十中学西校教育集团合作化路校区举行。

蜀山成中部地区

第一家“科创教育联盟实验区”

近年来,蜀山区教体局从发展素质教育入手,加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开展学校科创活动中,努力以项目式学习为契点,营造快乐科创、善于思考、勇于探究、乐于分享的合作氛围,结合艺术设计的思维,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模式。

记者了解到,蜀山区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从2006年起步,经历了从竞赛侧重于普及、从活动走向课程、从分科走向融合的过程。从最初用简易材料完成一个具有工程结构的装置,到利用仿生与装饰,将科技与艺术结合,从纸牌塔、竹筷桥到会动的漂亮小马、立体的科学幻想绘画,不断探索带来了巨大飞跃。

“校园科技动手做”是蜀山区自主研发的一项校园科普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做的机会和展示平台。2014年,蜀山区“校园科技动手做”增设幼儿组项目,并加入亲子互动,真正让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2018年5月,蜀山区小创客参加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通过展览演示、现场解说、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展示蜀山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当天,“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实验区”授牌仪式随后举行,蜀山区荣膺“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实验区”。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在中部地区还是第一家,此前的授牌区域仅限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今后,中国教育学会将在科技创新种子教师培养、教具、科创基地建设等方面,给蜀山区提供更多支持。

创客微剧场观众爆棚

用易拉罐做成的乐队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一群外星人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徽州古镇查济;太空中,一位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现场制作出香喷喷的烤肠……蜀山区创客与STEAM活动展示区,校园科技动手做、创客微剧场以及全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科技活动展示台前围满了观众。作为蜀山区第三届创客嘉年华的重头戏,创客微剧场更是吸引眼球。

创客微剧场是一个将科技与艺术等结合的STEAM式创客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制作一个或数个机械人(装置),扮演一个角色,在自制的舞台表演一段有情节的场景剧。故事内容可以原创,也可根据课本、小说、历史故事改编。这一活动的关键词包括:合作、快乐、创意、科技、艺术、制作、智能、互动、编剧、表演、记录、综合等。

此外,蜀山区还依据科创项目研发校本(区本)课程,如机械小制作与编程(结构、机械、编程等)、小剧场的设计与搭建(美术、装置等)。在评价方面,该区以多样性评价设立各类奖项,如艺术造型类包括10个奖项,科技制作类包括5~6个奖项,语言表演类包括4个奖项,综合类包括3~5个奖项。专家深度剖析“创新那点事儿”

一张印着很多圆圈的纸、一支笔、一套吸管套材,上海曹光彪小学的骆琳老师以此为教具,带领蜀山区参会老师一起走进全员互动微课堂——《创新那点事儿》。

在《圈圈变变变》环节,骆老师通过给圆添几笔的课例分享,带大家感受创客教育启蒙阶段的天性解放、培养跨界发散性、流畅性思维的重要性。引导老师们成为创新型老师,然后能认同并接受学生的奇思妙想。

下一步,蜀山区将集合更多教师智慧,开展更细致研究,利用项目式研究,创新方法、丰富途径,进行立体化科普课程的搭建,丰富蜀山区校园科普的开展,与时代同步。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发展中心、上海同济大学两位教授,分别带来关于“中部地区STEAM教育生态链的创建与展望”和“智能制造和教育创新0到1的实践和体验”两场主题报告。报告中,两位专家就STEAM课程在中部城市校园普及的探究,设计如何基于现有的条件,研究、开发、管理、实施,建立符合实际条件的区域性课程展开讨论。并探讨了如何在中国教育学会科创中心的帮助与指导下,共建中部地区STEAM课程共享生态链。

(於新东 刘亚萍)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