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五里墩街道首个沿街商户“门前三包”红黑榜出炉。记者获悉,目前我区已经在全区推广此类做法,并正在研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门前三包”红黑榜见成效
在五里墩街道淠河路商业一条街上,一处新安装的公示栏十分显眼。就在前两天,街道对这里88家商户的“门前三包”红黑榜结果进行了公示。5家商户综合成绩在90分以上,进入红榜。4家商户成绩垫底,纳入黑榜。除了公示栏外,在88家商户的门前都张贴了各家的《门前责任区管理范围公示牌》。该公示牌上不仅有“门前三包”责任人的姓名以及其应当履行的责任,还有城管部门的监督投诉电话,方便市民加以监督。
从8月份起,该街道以这一区域为试点,出台了相关考评细则。“90分以上的前五名进入红榜,街道每月奖励500元;60分至90分的后三名以及60分以下的商户列入黑榜,将受到处罚和重点监管。”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该区域已经处罚了14家商户和单位,累计罚款2300元。
此次红榜第一名的张真牛面馆此前经常店外经营,城管多次处罚效果不佳。通过试点,该商户不但主动遵守相关规定,还帮助管理部门监督其他商户。负责该路段的城管队员也反映,有了广大商户的参与支持,沿路的市容秩序有了很大提升。
全面推广“门前三包”红黑榜
在我区,除了五里墩街道在淠河路上试点推行“门前三包”红黑榜,井岗镇、南岗镇、稻香村街道等镇街也开展了类似的商户评比活动。
自今年4月份起,我区成立了区级“门前三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蜀山区门前责任区制度实施办法》,并要求辖区各镇街开发区在全面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的基础上,选择辖区1-2条路段进行试点。截至目前,我区已在20多条道路上试点,通过红黑榜、星级商户、流动红旗、“睦邻友好商铺公约行动”等方式,引导商户和单位主动维护市容秩序。
“门前三包”是对沿街商户和单位管理的有效举措,目的是建立好一套有效长久的体制机制,促进市容环境持续改善。下一步,我区将全面推广“红黑榜”的考评做法,发挥城管、卫生、环保、市场监管以及镇街开发区的主管、配合和主体责任,在镇街开发区每月开展一次评比,选出优秀商户和优秀示范街。区一级则采取季度评比的方式,委托第三方评选出若干区级文明示范经营户和文明示范一条街,进行公示表彰。
“黑榜”不仅要曝光受罚,
还可能收到法院传票
目前,区城管局正在研究制定《蜀山区门前责任区制定实施细则》。现细则初稿已经完成,正在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细则对责任区的责任人、责任区范围进行了界定,对责任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进行了要求。此次,细则的征求意见稿还提到了对进入红黑榜的单位及商户的奖励惩戒办法。进入红榜的,在评定文明单位和卫生单位时将予以加分。而“门前三包”不到位的,将会被约谈提醒;对于违法情节较轻的责任人,可采用以考代罚的方式,要求其完成市容条例学习、参加法律知识考核和撰写《不再违法承诺书》。逾期不整改的,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经济处罚。进入黑榜的,将被公开曝光,取消其参与文明、卫生和诚信评选资格。对承租镇街开发区、社区持有产权房屋的责任人,拒不履行责任区制度、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还将要求产权单位与其解除租赁合同。
我区还将学习借鉴外地的工作方法,在区法院设立城市管理领域案件处罚的协调机构,进一步落实城市管理案件的处罚决定;还将出台联合信用惩戒的办法,督促责任单位和商户自觉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宗雷 徐静 陈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