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合肥五十中西校程家源斩获合肥市中考总分第一名,这是继2011年周潇溶、2014年郑小雨夺得中考第一名后,该校学子又一次拿到合肥市中考第一名。一所学校7年获得三个第一名,蜀山区五十中优秀学子频出,是偶然还是必然?优秀学子名校背后,有着怎样的教学管理“秘籍”?又带来了哪些效应?
教育均衡是优秀学子成长的土壤
“全市前100名的学生,都有可能考取第一名,五十中的孩子只不过是幸运罢了。”采访中,2017年五十中西校的学生考取第一名后,不少人发出这样的质疑。“是运气更是实力!”对这些疑问,五十中西校的校长拿着2011年以来的高考成绩统计表向记者解释。
一次夺得第一名或是偶然,但频出第一名,就是一种必然。前不久,在合肥市第六中学颁发的校长奖中,蜀山区输送出去的孩子,占了获奖者的一半:合肥市琥珀中学、五十中东校、五十中西校、五十中新校……一所又一所蜀山名校的毕业生走上合肥六中的校长奖领奖台,王瞻权、胡志杰等一位又一位蜀山名校长被合肥六中请到领奖台上。
出现优秀的学子、拿到优秀成绩的土壤是什么?“这样的成绩,是‘以品质实现优质均衡以民生促进教育公平’的最直接体现。”区教体局的一位负责人这样介绍。譬如,2016年望江路校区成为合肥市五十中东校教育集团下的学校,从五十中东校直接输出文化、管理、师资等资源,使得望江路校区迅速提升了办学水平,这为均衡教育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望江路校区)并非个例,更多的学校在蜀山区“充分发挥区属优质品牌学校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深度推进学校之间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和办学模式,以区属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全面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思路指引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品质课程是优秀学子的助推动力
有成长的土壤,没有成才的保障,同样出不了优秀的学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蜀山区特别注重中小学校的高品质课程。近年来,蜀山区勇当全国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排头兵”以课程建设营造学生“乐学”的空间,并打造“一校一特”的教育态势,以此促进中小学校的内涵品质提升。
乐农新村小学构建“乐和教育”。学校把“乐教乐学乐成长,与己与人自然和”的愿景,作为“乐和课程”理念。构建出的“乐和课程”,让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素养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安居苑小学致力于为童年编织一个“经典梦”,通过组织校内的多次专题研讨,对每个年级的校本教材内容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按照规划,各年级的经典诵读读本均涵盖“国学经典”、“经典古诗词”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推荐”三大方面内容。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年龄特点各年级的内容都有所区别……
去年11月14日,以“推进课程深度变革,提升学校课程品质”为主题的首届中小学品质课程研讨会在蜀山区开幕。会议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蜀山区教育体育局及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品质课程联盟联合主办。会上,蜀山区的16所课程建设试点校通过主题报告、成果展示的方式,与同行分享经验、展示了课程图景。
百花齐放的“校本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了文化视野,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了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为他们的生涯规划提供依据。
同时,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蜀山区各校教师的理念也在逐步转变,课程开发意识变强,研究能力、反思能力、课程的执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又助推了优秀学子成长。
(蔡梅 於新东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