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聚焦蜀山 > 正文

清风正气 扑面而来

编辑日期: 2023-05-09 09:46:38    来源:合肥日报   


 


  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记者 苏玲 摄


 


  在新站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市民正在办理证照。 记者 郭如琦 摄


 


  庐阳经济开发区纪检监察干部到辖区企业了解政策兑现落实情况。记者 苏玲 通讯员 赵明 摄


 


  蜀山区琥珀街道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记者 苏玲 摄


 


  合肥市12345热线电话接线员在接听市民来电。记者 李予 摄

  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以真抓实干作风办好民生实事。

  从去年“新春第一会”到今年“新春第一会”,变的是企业的满意度、群众的幸福感,不变的是“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的干部作风。一站式、一网通办、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一个个关键词见证着我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坚实足迹。

  近日,在国办电子政务办开展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中,合肥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的城市之一;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合肥首次进入全国前十。

  以作风引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项目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阅兵场”。

  去年7月,比亚迪与合肥“一拍即合”,一期项目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23天,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用时10个月。这背后,是比亚迪抢抓机遇、大胆创新所创造的一个奇迹,也是我市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的生动体现。

  为推动比亚迪项目建设,省、市、县顶格调度,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市、县经济工作专班以大力度、实举措、快节奏抓防疫、稳经济。其中,长丰县“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聚焦企业干”,全力打造“金牌店小二”政务服务品牌,成立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工作专班,每周召开“周六解题”会议,保障要素供给,为项目、企业提供“金牌”服务。

  实践证明,营商环境是干部作风的“晴雨表”,作风实不实、效能高不高,直接影响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这个政策实在太好了!这样我还能保留公司,等到状况变好以后,我还能恢复正常经营。”合肥呈上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高先生说,公司经营状况不好,原本准备办理企业注销登记,没想到现在可以办理企业歇业备案登记。

  2022年8月,合肥呈上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因故经营状况不好,无法正常经营,按惯例只能注销公司。市政务服务中心涉企服务窗口及时启动企业歇业备案登记,通过全程电子化为其成功办理了企业歇业备案登记。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2年3月1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新增设歇业备案登记,明确对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遭受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缓冲性制度选择,降低了市场主体维持成本,有利于助企纾困。”

  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就是要做到有求必应、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为切实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和满意度,2022年以来,我市不断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平均申报材料减少到2个以下,市热线办创新设立“为企服务”专席;打造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招标投标全面推进“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理,全程网招率达99.46%,并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专家+智慧”新型评审模式;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制定出台《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等。

  据统计,2022年,市直单位精简行政许可事项1156项,减少审批环节1357个,创新服务新举措1154件,升级智能服务、数字服务项目1052个,整改工作作风方面问题2181个,走访企业837481家次,帮助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和合理诉求74519件。

  2022年8月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举行,长丰县下塘镇党委书记樊邵斌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市国资委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他们被表彰的背后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展现了全市党员干部的良好风貌和作风。

  以解决群众身边问题转变作风

  将心比心,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你们真是为企业解决了一件大难事,为职工办了件大好事!”4月1日,巢湖市公安局庙岗派出所接警大厅里,辖区某制药公司的负责人带着5名职工,将一面写有“全心全意为民为企服务”字样的锦旗送到民警韦涛手中。

  原来,3月28日,该制药公司职工林某在辖区派出所设立的“军高行政村议事群”里发帖称:单位把他的名字弄错了,导致社保办理时的名字与自己的真实姓名不同。相关部门要求必须证明登记错的名字与本人系同一人,否则社保无法补缴。眼看着3月31日社保就要到期,不知派出所能不能办一下?

  民警韦涛和同事立即赶到该公司,与公司管理人员一起查询林某的工资底册等材料。经过数小时的查询,最终找到林某刚入职时的一张身份信息登记表,除名字不同外,表上登记的身份证信息与林某所持身份证信息完全相符。经了解,该公司其他4位职工也系同样情况。

  拿着派出所的核查结果证明,5名职工很快都办结了社保金补缴业务。

  一件小事,折射出的是干部作风。

  2022年8月份以来,市公安局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中,结合全省公安机关“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部署,在全市120余个派出所建立了数千个“网上警民议事群”,邀请居民、企业员工代表及社区干部、网格员、物业管理员、治安积极分子和义警等近80万名各行各业群众“入群”,共同参与到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合肥公安的升级版、网络版和创新版。

  真抓实干,架起为民“连心桥”。

  为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做好投诉受理,提升服务效能,我市构建实行“党建+信访”“效能+信访”工作机制。市效能办通过网上留言、来电来访等方式,受理群众效能投诉;定期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涉及行政效能类别的信件开展跟踪督办,适时电话回访来信人。2022年,累计受理群众效能投诉40件,已办结40件;协调办理群众诉求8件;跟踪机关事业单位相关投诉信件3450件,办结3372件。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暖心事”。

  新增“安心托幼”托位1.4万个、“老有所学”人数5.47万人,建成停车泊位9.03万个、改造提升791个小区(行政村)健身设施、二级综合医院100%设置口腔科,逐步补齐“健康口腔”“便民停车”“快乐健身”等民生领域短板……2022年,我市高质量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让百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升群众幸福感。

  今年年初,我市正式启动实施2023年暖民心行动,继续围绕百姓“急难愁盼”,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为推进暖民心行动落地落实,全市预算安排财政资金14.92亿元,积极争取金融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暖民心行动实施资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解决一件小事,就能赢得一片民心;解决无数件小事,就能赢取广大群众的心。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干部工作作风建设,用心对待群众所思所忧所盼,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以加强监督管理持续改进作风

  “党员干部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更严了,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工作质效也不断提高了……”谈起近几年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变化,肥西县紫蓬山管委会纪工委书记岳瑾深有感触。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

  市委始终把效能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通盘筹划,持续深化,让效能建设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市效能办集中开展工作效率大提升专项行动,不断加大明查暗访的频次和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正风肃纪,对发现的上班时间“炒股票、看影视、玩游戏、购私物”四类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并下沉到交警部门协助维护交通秩序三个月。2020年至2022年,有21人因“四类典型”问题下沉一线。

  “他们切身感受到一线交警的辛苦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也磨练了工作作风和意志。”市效能办相关负责人说,违反效能纪律的下沉人员被安排到路面一线协助维护交通秩序后,迅速转变思想、端正态度,返岗后都能把一线的艰苦体验转化为工作动力,更加恪守岗位职责、严守工作纪律。

  解决干部作风中的“四风”问题,关键是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您好!请提供一下你们超市近期月饼的价格清单和销售记录……”2022年9月7日,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合肥市一家超市的月饼销售情况进行检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作风建设规定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反弹“回潮”,确保节俭文明廉洁过节,市纪委监委开展中秋、国庆期间作风建设专项监督检查。

  “节假日是腐败问题易发的关键节点。市纪委监委多年来坚持的节点监督模式,是纠治‘四风’的有效手段之一。”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目的就是要督促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自省自律,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市纪委监委完善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项机制,通过清单指引、事前研判、预警纠偏等方式,从源头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专项整治,严肃惩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2023年一季度,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6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6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0人。

  清风正气润人心,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

  “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绳从细处断,祸由贪恋生”……近日,在绿树成荫、法梧林立的芜湖路上,一幅幅简洁明快、生动有趣、令人警醒的廉洁灯箱广告为景观大道增添了别样的风景,吸引不少居民驻足观看。

  为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市纪委、包河区纪委以“包公故里 清风热土”为主题,联合打造“廉洁文化一条街”。100块公益广告牌包含了发人深省的廉洁格言警句、廉洁韵味十足的古诗词,以及接地气的家风家训宣传标语等。“通过廉洁文化微阵地建设,在潜移默化中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保持风清气正的工作状态。”包河区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我市将廉洁文化项目建设融入党建工作,在全市实施“红廉”文化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市级项目10 项、县级项目30项。重点推进“清廉机关、清廉家庭、清廉村居、清廉企业、清廉学校、清廉医院”等“6+N”清廉单元建设,让清廉合肥成为合肥的靓丽名片和城市底色。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刀刃向内,紧盯“四风”老问题新表现反复抓、抓反复,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本报记者 苏龙鹏·

  记者手记:

  好作风才能催生好环境,好环境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践行党的宗旨,树牢群众观念,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

  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改进作风,对“四风”问题寸步不让,用刚性约束抓出常态,以制度之治抓出长效,不断推动全市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