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举在写字
金恩举自制的诗集
金恩举保存的证件
家住蜀山区井岗镇十八岗村的94岁金恩举身板直,走路快,思维清晰,说话毫不含糊,身体硬朗。近日,在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办联合开展的第十届安徽省百名“福星”“孝星”评选活动中,金恩举被授予“福星”荣誉称号。
与人为善 豁达开朗
从民兵中队长,到村支部书记,再到井岗镇的企业任党支部书记……金恩举曾是蜀山区井岗镇十八岗村的老支书,一辈子生活在村里,对村民们感情至深。1986年退休后,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人对事一直传播正能量。他积极服务村民,为村干部传授“工作经”。现虽已到耄耋之年,但身板依然硬朗如松,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还非常健谈。
说话间,金恩举拿出他珍藏的“宝贝”,原来是荣誉证书和一些代表证。虽然有些证书是上世纪60年代的,已有些泛黄,但依然很完整。“保存得非常好,很细致的。”金恩举的女儿金家凤补充说。
金恩举一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只要他看见别人有难处,就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父亲的行为给孩子们树立了好榜样,金恩举的子女们也处处为他人着想,宽厚待人。
在家人眼中,他豁达开朗明事理,对家风教育亦十分重视,从生活中的点滴教会儿孙们做人的道理。
晚辈孝顺 家庭和睦
金恩举的家庭,在内和睦,对外则是和谐。
家庭和睦,生活上细心照料,四世同堂的金恩举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心情豁达没烦恼。
金恩举养育了5个子女,3男2女。风风雨雨几十年,把儿女拉扯大,孩子们也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为这个家添枝散叶。时光飞转,这些孙子孙女也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也陆续地添人进口。如今,金恩举的一大家共有60多口人,儿孙满堂是金恩举最大的幸福。如今,每逢节假日,孩子们都会回到金恩举身边,看着一大家子欣欣向荣,金恩举无比欣慰。周边邻居都说他是有福之人。
孩子们都在合肥,离老人住得都不远。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都很孝顺,平时没事就会来看望他,陪他说说话。只要逢年过节,子女、亲戚都会陪金恩举过节。金恩举笑着说:“我们一大家子很和睦的,不管家里遇到大事还是小事,大家都会来帮忙。”
“吃饭都要开几桌,大家都来,很热闹。”金恩举的女儿金家凤笑着说:“老爷子这里24小时不断人。从早到晚,不是你来,就是我来。”金家凤知道父亲爱吃什么,每周都带点牛奶、水果过来。其他的孩子也一样,每次来看金恩举,都要带点他爱吃的。“这些东西家里从来没断过。”金家凤说。不一会金家凤的嫂子也过来了,陪着老人家聊聊天。
十几年来,子女们悉心照料着金恩举的生活起居。此外,家庭聚会经常上演,一大家人联络联络感情,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
互相帮助、诚信相待是一个家庭和谐相处的基石,大家要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爱护、互相尊重,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有商有量。现在,金恩举夸赞自己的儿女十分团结,遇到什么事情也都是大家坐在一起商量着解决。
写诗是生活的一部分
“朝气蓬勃夕阳红,晚年健康不倒翁。水落长江归大海,冬雪梅花互峥嵘。”这是金恩举写的一首叫《夕阳红》的诗。因为热爱古诗词,金恩举平均每天都要写诗,用诗的语言去记录自己的感受与心得。
退休后,金恩举创作很多风格迥异的古体诗,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写诗达人。金恩举说:“写诗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金恩举读过私塾,平时喜爱读书、读报,闲时喜欢编写诗句陶冶情操。说起写诗,金恩举立刻从房间拿出来一本本他自己编写的诗集,每一本他都会标注时间。
金恩举将自己的灵感,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不经意间,就写下了几百首诗作,他把对家乡的亲情、乡情、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都凝练成诗。他笔下诗歌都表达了朴实的情感,让人产生共鸣。“前几年,他还制作了一本诗集,子女每家都送一本。”金家凤说。
厚厚的一沓诗集记录了金恩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他写诗,并非每天坐在那里埋头思考、创作,而是有感而发,即兴而作,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撷取真善美。其中一首《室外风景》这样说的,“我爱新居意味长,林荫主影送幽凉。梨园硕果堆金树,药圃奇葩映画墙。花径迎人铺地毯,草坪为客设毡床。闲邀知底垂杨下,笑看群鱼戏水塘。”
另外,写诗能让他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从而成为他诗词创作不竭的源泉。
正所谓诗歌一家。金恩举不仅爱写诗,还喜欢把自己创作的诗唱出来。“他很喜欢唱家乡的小调,他喜欢用歌声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唱出来。”
在金恩举看来,写诗不但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同时还可以让人变得通透豁达。写诗对他来说,既是一种爱好,一种乐趣,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乐此不疲!
生活规律心态好
老人还说:人身子骨就像一架机器,越不用,越生锈,坚持锻炼才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魄。
金恩举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锻炼,每天起床后,简单洗漱,就来到小区的户外花园广场锻炼散步。老人生性开朗,喜欢与人沟通交流,路上碰到熟人,总是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他说,邻里关系融洽也是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方面。
金恩举的生活很规律,上午一般看会报纸、电视,了解一些国内外新闻。午饭之后稍微休息一会养精蓄锐,下午有时候跟孩子们一起打一会麻将,娱乐一下。有时,练字、写诗。晚上再出去绕着小区散步,晚上9点多准时上床休息,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很充实。
“他的长寿并不是因为他平时吃的东西比别人的多有营养。”金恩举的女儿金家凤说,“他平时也就粗茶淡饭,与别人没有不同。”粗茶淡饭,这是老人一贯奉行的饮食原则。一个人生活时,老人的一日三餐很简单。在金恩举心里也没有食补这样的概念。但孩子们为了他,饮食搭配上还是尽量做到营养均衡:牛奶、鸡蛋、鱼虾……他不抽烟、不挑食,营养全面,且清淡饮食。
思维清晰、身体硬朗,还得益于老人的好心态。
金家凤说,“父亲心态平和,什么事都看得开。”金恩举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足:“国家现在对我们老人好,还享受送餐上门,每天菜新鲜,还不重样。孩子们又孝顺……”
现如今,金恩举已是儿孙满堂,家庭和睦、子女孝顺、邻里融洽,他乐观奉献的人生态度为邻里做出了榜样,为晚辈们做出了表率,成为大家敬重的楷模和值得效仿的长者,也是邻里亲朋人人称羡的“福星”老人。
合报全媒体记者 何芳芳 通讯员 陶凤声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