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近年来,为更好推动老有所养,各地开展了许多有力有效的举措,养老保障网越织越密。
早上9点,家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的郑圣洲,来到智能护理床边,轻轻按下“起背”键,母亲吕秀英便随着床位的抬升缓缓坐起。“老母亲年纪大了,活动不便,没法出门,每天看看电视,解解闷,相比于之前的木板床,智能护理床的各项功能可以实现一键操作。”
去年9月,区民政局印发《开展蜀山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试点方案》,明确在辖区内各镇、街道、蜀山经济开发区积极创建智慧化养老试点,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把专业化的养老照护服务延伸到家庭,提升居家养老智慧化水平。
“本次服务对象为在本区长期居住,年满60周岁经评定为失能、部分失能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低保、低保边缘等困难老年人家庭优先纳入。与此同时,还要征得老人家庭同意,自愿申请。”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王颖说,“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按照5000元/户的标准进行建设。”
“以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母亲的一日三餐。在木板床上,我要一手托着她的背,一手喂饭,现在有了智能设备,床位抬起的角度可以任意控制,自己喂得省心,母亲也吃得舒心。”
“高压159,低压97,血压水平:轻度……”郑圣洲在家用智能血压仪为母亲测量血压,完成后不到1分钟,数据便直接传到了服务指导中心的管理平台。“通过这一管理平台,我们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血压情况,老人的家人们也能通过手机上的小程序掌握相关数据,如有异常,方便及时处理。”服务指导中心运营负责人张德健说。截至目前,蜀山区已为辖区919户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进行家庭物理环境改造及智慧化产品设备安装,缓解老年人家庭成员的照护负担。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养老服务新内容的探索,统筹推进居家养老等特色模式,打造养老品牌,最大限度把政策用活、用准、用好,让老年人享有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区民政局局长赵宏军说。
(王勤 朱欢喜 孙雨静 本报记者 田先进 叶传增 刘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