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今日蜀山 > 今日头条 > 正文

我区探索菜篮子“互联网+”模式

编辑日期: 2022-09-14 01:56:38    来源:今日蜀山   

在菜市场买菜不用“带钱”足不出户新鲜蔬菜能送货上门?目前,我区传统菜篮子搭上“互联网+”快车,提供网上订菜送货,并特设农残检测点,免费为市民检测,通过创新模式,要让市民买得方便、吃得放心。

可以送货上门或定点提菜

下班回家,到菜市场溜达一圈,跟熟悉的菜摊老板聊聊家常,买半斤毛豆、三个番茄,两个土豆,老板算好账主动送两根葱……生活味、人情味十足的菜市场,现在正在发生着变化——坐在家里也能买好菜。

家住潜山路的陈大姐,掏出手机,通过微信,在潜山北路菜市场熟练地选择当天所需的蔬菜和水果,买满30元,坐等免费配送上门;若买的少也不要紧,走个五六分钟,去菜市场提菜就好。

潜山北路菜市场胡经理告诉记者,这些措施主要方便了两类人:上班比较忙的白领和离菜场较远的人群。在降低了运营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市民们每天到手菜品的新鲜程度。

同时,一款名为“呆萝卜”的手机APP,也正在快速打开我区的市场。鲜活鱼、特价菜、水产、水果、豆制品,均可以网上下单,到取货点取货。目前我区有绿缘居、丁香家园、和一花园、国际丽晶城、岸上玫瑰等7个提货点。

“我们鼓励更多的商家,一起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辅助商户进行“社群营销”

在便民措施上,我区的菜市场也有了不少创新做法。

为了更好的让商户搭乘“互联网+”的列车,潜山北路菜市场管理部门,手把手教商户如何和购买者产生互动,如何培养良好的互动关系,然后再由菜市场管理方统一为购买者提供服务。

“专业术语就是‘圈粉、养粉’,我们‘圈粉’后由菜市场管理方统一‘养粉’。”潜山北路菜市场一名经营户说,粉丝均为周边居民,公司每天定时发红包,推送菜价,特价,活动信息,发布相关菜品的特点,营养价值,最佳搭配等,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

“伴随新时代的来临,大型超市、电商、社区商业等多重冲击之下,菜场的转型,也势在必行。”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潜山北路菜市场在内,目前蜀山区多个菜市场,纷纷探索“互联网+”模式,“效果非常不错,早上预定的菜,中午就能拿回家,非常方便。同时,打开手机端,还可以看到这些蔬菜下方所描述的烹饪步骤,即便是再不会烧菜的‘小白’,也可以按图索骥,做出美味。”

质量追溯可查询率超95%

在让市民买得方便的同时,还追求让市民吃得放心。

9月11日,在井岗镇大铺头菜市场内,张阿姨拿着买菜小票,在肉菜追溯系统平台扫描,通过小票上的一行追溯码,立刻查找到食品的名称、批发商、零售商、蔬菜来源地等信息。

目前,我区连续三年取得全年第一名“优”等成绩。截止目前,蔬菜总上传数为576203条、总上传天数为4213天,肉类上传数为21162条、总上传天数为3712天;同比去年增长率为30.17%。

“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目前肉类蔬菜追溯可查询率为95%以上。”区商务局市场中心副主任孙东滨说。      

加快菜市场快检室建设

每天清晨,周围的居民还没来买菜,在十里庙菜市场快检室的汪丹丹就已经精心采集数十种蔬菜和禽肉检验样品。“抽检尽量能覆盖到每个摊位。”数据一出来,汪丹丹就将它们上传至平台,滚动播放。

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菜类,汪丹丹会进行复检,如还不达标,将上报至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由专管部门要求商家将不合格产品下架。

“全程采用电子设备检测,数据库与LED大屏互联,因此抽检全过程透明公开,所有检测结果实时记录、公布,避免了人为干预造假。”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在我区10多个菜市场建了快检室,今年预计将有更多的菜市场拥有自己的快检室,让市民吃得便利的同时,吃得更加安全。(区商务局 市场监管局 胡正球)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