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聚焦蜀山 > 正文

在马拉松的赛道上 他一直在奔跑

编辑日期: 2023-08-22 16:11:56    来源:合肥晚报   


 


  魏普龙在跑步


 


  魏普龙给孩子们普及马拉松常识

  打开社交媒体平台,蜀山区小岭南是当之无愧的年轻人文艺打卡“热地”,更是跑友们的“朝圣地”。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关键元素:马拉松。

  结缘马拉松 改变人生路

  小岭南为将军岭之南,将军岭是江淮分水岭的一部分,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以此为分界线。这里气候温润,风景秀丽。彩虹跑道宛如一条玉带环绕开来,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一路跑来,静静流淌的河水,碧绿的稻田,一幢幢古朴民居和崭新的民宿散落期间,人们用动感的运动方式将小岭南唤醒,正是中国蜀山马拉松文化博物馆想表达的理念,也是马拉松文化赋予这个村落的一张张崭新名片。

  提到马拉松文化博物馆就不得不提到其创办人魏普龙。“所有人都知道马拉松,但大家不知道中国马拉松的发源地就在合肥。”

  提起马拉松,魏普龙如数家珍。与马拉松结缘要从2013年说起,当时56岁的魏普龙第一次参加上海全程马拉松比赛,用时4小时36分。赛道上的坚持、对终点的渴望、完赛的成就感,让他惊喜不已。从此,他痴迷于马拉松运动。

  仅2014一年,魏普龙就参加了28场马拉松,其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跑了4场全马。短短几年间的时间,包括大阪马拉松、台北马拉松、香港马拉松在内大大小小110多场马拉松比赛,都留下了魏普龙的足迹。激情奔跑的背后,是他每天最少20公里的训练,风雨无阻。

  “尽管已经参加过各大马拉松赛事,但这些比赛都无法和波士顿马拉松同日而语,只有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才能成为跑马圈里的勇士。”2017年,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的50多名中国选手中,魏普龙是唯一一位来自安徽的选手。

  据悉,波士顿马拉松是世界上城市马拉松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报名门槛最高的马拉松赛事之一,更是全球六大马拉松赛事之一,波士顿在跑者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当他以3小时50分冲过了波士顿马拉松的终点时,周边的人给他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一刻,他热泪盈眶,“是一场特别难忘的马拉松。”

  让更多人享受跑马的快乐

  2014年的一次相遇、一次跑马改变了魏普龙的一生。

  这一年,87岁的张亮友遇到了小自己30岁的魏普龙。两个马拉松狂热爱好者结下深厚的情谊,结为师徒。

  “我师父年轻时,曾多次写信给上级部门,建议在中国发展马拉松运动。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马拉松运动第一人。”

  在马拉松博物馆,魏普龙将张亮友的故事娓娓道来。1957年,新中国的第一个马拉松测试赛在安徽肥东举行。天气不佳、路面凹凸不平、风沙扑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亮友一路逆风奔跑,跑出2小时52分34秒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第一个马拉松比赛记录,也因此成了“中国马拉松第一人”。此后的60多年里,他参加过国内外众多马拉松比赛,并参与了亚运会、奥运会火炬传递。他对马拉松的热爱,一直鼓励着那些热爱跑步的人们。

  在和张亮友亦师亦友的交往中,更加坚定了魏普龙推广马拉松这一项运动,让更多人享受长跑的快乐。

  同年,魏普龙参加日本箱根驿传,被当地浓厚的马拉松运动文化氛围所触动。“当地马拉松采用‘赛中赛’制,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跑者,都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同一场比赛来。在赛道的终点还有马拉松文化博物馆,向世界展现着他们对马拉松文化的热爱。”

  这一年,魏普龙暗下决心,为自己立下两个目标: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马拉松运动队伍,在家乡合肥建立一座宣传马拉松体育文化、传承马拉松体育精神、能代表马拉松发源地的马拉松主题博物馆。

  从无到有 马拉松协会蓬勃发展

  2014年,魏普龙牵头成立了合肥市马拉松运动协会,推广跑步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协会成立后,他被推选为会长。“当时会员人不多,年龄偏大。”魏普龙笑着说,“就是带着大家全国各地跑马。”

  在参加马拉松大小赛事中,魏普龙渐渐意识到培养跑马人才的重要性。然而,培养跑马人才绝非易事。一次偶然的机会,魏普龙发现了一群20出头的跑友,年轻人蓬勃向上的朝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他们参赛,我就会为他们提供装备补给、食宿、接送。”此外,魏普龙还帮助他们进行专业训练。

  汗水很快浇灌出果实,队伍的成绩突飞猛进。在带领跑友参赛的过程中,2018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让他终生难忘。“这项赛事中设了一个海峡两岸城市挑战(团体)赛,参赛的城市有100多个。当时就想着作为中国马拉松的发源地合肥一定要参赛。”魏普龙说,“当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我们突破重围,荣获冠军”。

  “当比赛公布结果,念到合肥代表队夺冠后,我都难以置信,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赛场,我们团队脱颖而出,这场胜利对我们来说意味非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魏普龙历历在目。

  如今,合肥市马拉松协会已经有了4870多名会员,越来越多人参与并喜欢上了马拉松,为马拉松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协会中也汇集了众多跑马精英:任耀、王宏财、祝依飞、单圣杰、吴宣霞、金婚夫妇84岁的胡应福和75岁的王章敏……

  打造马拉松文化部落

  想认识一座城市,跑步是很好的方式。伴随着2014年合肥首届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马拉松的精神被注入了这座城市。从中国田协铜牌、银牌、金牌赛事,到2018年获得世界田径评定的“铜标赛事”称号,再到“银标赛事”“金标赛事”,合肥国际马拉松正式迈入“双金时代”。

  合肥马拉松赛事的蓬勃发展给了魏普龙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更加坚定了他在推广马拉松事业上越走越远。

  十年磨一剑,尽管这一路上有甜酸苦辣,亦有喜怒哀乐,魏普龙坚定着自己的理想。从大圩马拉松文化馆、中国马拉松文化笔架山博物馆,到中国蜀山文化马拉松博物馆……最早从2015年开始,魏普龙就已经筹备博物馆的工作,收集文献资料,各种奖杯、奖牌,其间他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还把母亲留给他的一处房产变卖,用来补贴博物馆的建设。展馆内,马拉松的起源、张亮友的故事、身边跑友的故事等被充分地展示出来。馆内还设置了马拉松与全民健身区域,让参观者了解正确的跑步姿势,掌握和跑步相关的小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里面珍藏着2018年梁晶用85小时46分43秒的成绩,夺得中国顶级越野赛2018八百流沙极限赛冠军的奖牌。令人遗憾的是,2021年5月22日,参加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梁晶不幸遇难。

  如今,见证马拉松历史的各类资料都存放在小岭南的马拉松文化博物馆里,鼓舞着万千马拉松运动爱好者。

  魏普龙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在小岭南以马拉松博物馆为核心,把马拉松发源地、马拉松智慧赛道、马拉松大讲堂、马拉松主题酒店等构成的中国马拉松文化部落推介出去,打造成合肥的一张文化名片。但马拉松文化部落的打造非一时一日之功,恰如一场“马拉松”式的执着奔跑。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何芳芳 实习生 王鹿言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法